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资讯

凤凰回巢桑梓情--"大学生回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2020-06-03 15:41江西民生网编辑:admin人气:


核心提示

  针对村干部年龄老化、视野不宽、后继乏人等现象,今年3月,余干县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选拔优秀大学生回本村任职工作,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为实现乡村振兴储备培养主力军队伍。截至5月25日,全县“大学生回村工程”共有1095人报名,13个乡镇(场)完成选聘及任前培训,上岗任职大学生229人,其中党员50人,研究生1人、本科生95人、专科生132人。

  选什么人才,怎么选,怎样用,选的效果如何?孟夏时节,记者走进余干县,探访这支为家乡振兴贡献智慧的年轻力量,寻找破解乡村治理现代化难题的金钥匙。

  记者 蒋少征 吕玉玺 文/图

瑞洪镇前山村党建文化法制宣传员张晶晶介绍村里丰富的文化活动。

  选得准,素质过硬群众满意

  选什么样的大学生回村,余干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保选出组织满意、干部信服、群众答应的大学生村干部。聚焦“怎么选”,各乡镇(场)坚持忠诚干净担当选人用人标准,把好政治审查关,建立了一套集推选、面试、考察、回访、公示等程序的选拔机制,注重把基层干部、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纳入重要参考,严格标准选出“千里马”。

  “大学生回村工程”选拔对象为余干籍农村大学生,报考岗位须为本人原籍所在村,且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对有社会治安不良记录等行为的,坚决拒之门外。

  “这次能够被选上,父母给我加了不少分。”5月26日,在大溪乡闵坊村见到大学生李丽琴时,她大方地说起选拔的过程。准“90”后的她是一名军嫂,得知村里招聘大学生回村工作后,放弃了在上饶市的教师工作,从4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录用。

  “李丽琴的父母在村里的口碑很好,诚实勤劳、孝顺老人、为人正直,热心村里的事务,在群众当中有较高的威信,再加上她本人素质也很高,所以群众和党员都投了她的信任票。”大溪乡党委书记王帅亮介绍,在选人时我们经过群众代表和党员两轮投票,两次得票都必须超过三分之二,最后再由乡里进行综合考察。

  为了选得准、选得优,各乡镇(场)在招聘时依据“素质优先、立足基层、建强堡垒”的原则,积极回应农村基层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既看理论水平,也重实践能力;具体招聘中有的还采取了现场演讲、民主测评、家访、走访群众、调研创业项目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分析岗位匹配度等情况。

  据悉,这次选拔出的229名大学生,大部分是“80”“90”后,有潜力、后劲足、有阅历、视野广;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占80%,有省、市工作经历的占55%,有创业经历的占35%。

  留得住,活了乡村治理一盘棋

  “回村之前,我将义乌服装加工厂转让,带着资金回乡承包了60亩荒山种植油茶,希望回村工作的同时,也能带领村民致富。”大溪乡牛皮山村大学生刘少庆说,家乡的发展变化让我觉得回村工作大有可为。

  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刘少庆,大学时就是党员。去年,大溪乡党委就有意将刘少庆劝说回乡,培养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县里提出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后,乡党委第一时间通知了刘少庆父母。”王帅亮介绍,“大学生回村工程”的实施,保障了回村任职大学生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解决了大学生回村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培养这批大学生尽快熟悉基层工作,大溪乡实行了跟班、跟会制度,13个村的大学生轮流到乡里各业务口跟班学习,列席村党支部书记出席的所有会议,及时掌握乡情、村情。

  为了让回村的大学生留得住,余干县从栽好“梧桐树”上下功夫:待遇上有幸福感,被录用人员担任该村党建文化法制宣传员,在联系群众和党建工作中积累本领、增长见识,基本工资每个月3000元;情感上有归属感,建立结对帮带制度,为每个回村任职大学生确定1名乡镇(场)干部和1名村干部进行结对“面对面、手把手”帮带;将回村任职大学生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实践体验、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按照“一人一档”原则,覆盖回村大学生学历、考察、工作等情况,并把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回村大学生”跟踪培养机制。

  “为了让回村的大学生事业上有成就感,县里把他们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工作两至三年,特别优秀的甚至工作一年后,就有可能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余干县委书记胡伟表示,只有解决了工资待遇、晋升通道、社会认可度等问题,才能留住大学生,走活乡村治理一盘棋,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干得好,说家乡话办家乡事

  “刘光海家的厕所改造,之前村里上门多次做工作,他就是不理解,不愿意拆除旱厕。刘少庆回村工作后,通过组建牛皮山在外人员工作群,把村里的改厕、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都晒在群里,通过刘光海的儿子把其工作做通了。”5月27日,大溪乡牛皮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军兴带着施工队顺利将刘光海家的旱厕拆除。“要做通村里留守老人的工作,首先要取得外出务工年轻人的支持,拍视频、发工作图片到微信群里,让更多在外年轻人支持村里的工作,刘少庆的工作方法就很管用,很接地气。”

  接地气、生活在农村、了解农村,为这批回村工作的大学生快速融入乡村治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观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朝闻天下》……”每天早晨,嘹亮的广播飘扬在瑞洪镇前山村的上空,循着响亮的广播声,村民陆续出门,晨练、下田,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大喇叭架设在村口,前山村党建文化法制宣传员张晶晶每天7时,准时推送的央视新闻、音乐或戏曲,是村民每天必备的文化大餐。不仅如此,喇叭还在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好人好事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宣传作用,架起党和政府与村民沟通的桥梁,密切了干群关系。

  “大学生张晶晶回村工作以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排演情景剧、组建合唱团、歌舞队等,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瑞洪镇党委书记徐光说,不仅是张晶晶,镇村两级干部对回村工作的31名大学生一边倒地点赞。

  “大学生涂志鹏上班不到一周的时间,把村里10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的资料全部进行了信息录入,全村污水处理系统相关报表、农保个人信息资料等全部进行了整理、核对,现在有关信息化的工作,我们都不操心了。”杨埠镇汤源村党支部书记张寿成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了大学生,解决了之前的实际问题。

  “说家乡话,办家乡事;在村里住,把村里建设好;工作创新劲头足。”余干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占建芳说,从实施效果看,大学生回村让乡村治理升级了、智慧化了。

  记者手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对于乡村人才工作,同样需要运用好这一法宝。

  余干创新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引导大学生将所学本领回报桑梓,通过“两推一选”(群众推、党员推,乡镇党委选),不唯学历、务求实效,精准选聘出了一批心系家乡发展、有才华有抱负的大学生回原籍工作,即是对新时代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诠释,也不啻为破解农村工作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中人才紧缺的有益借鉴。


(来源:江西日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民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江西民生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江西民生网,http://www.jiangximinsheng.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爱月宝月嫂创始人疫期采访手记

爱月宝月嫂创始人疫期采访手记